國內不少人習慣把美國當作“燈塔”,動不動就把“美國夢”掛在嘴邊。事實上,許多國人對美國的了解,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論,既缺乏必要的歷史視角,也缺少和美國人深入交往的閱歷。這些建立在走馬觀花或霧里看花基礎上形成的對“美國夢”的認識,既是片面的,又是失真的。
歷史上的“美國夢”
一般意義上,“美國夢”指的是一種在美國獲得更好生活的信仰——只要通過不懈的個人奮斗,就可以邁向富裕的生活?陀^地說,緣于歷史進程中的一些機遇,“美國夢”確實存在過,且不同時期的“美國夢”有著不同的內涵。然而,在美國現(xiàn)行的一些社會經濟政策下,“美國夢”正一天天變得支離破碎、眉目不清。
“美國夢”源于19世紀后半葉。當時,美國政府頒布了《宅地法》等一系列關于低價轉讓或無償分配國有土地的法案,規(guī)定美國公民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種滿5年,就可獲得土地執(zhí)照而成為該宅地的所有者。實施《宅地法》的背景是美國中西部有大量待開發(fā)的土地,聯(lián)邦政府期待大力發(fā)展農業(yè),并且通過讓利于民爭取人心、謀求南北戰(zhàn)爭的更終勝利。
《宅地法》的實施為美國吸引了大批歐洲移民。相比于美國,當時的歐洲國家不僅擁有更高的人口密度,也存在較多封建制度的殘余。例如,德國、英國、奧匈帝國等歐洲國家,當時都存在控制大量土地資源的貴族。對歐洲平民而言,跑到美國當個自食其力的小農場主,顯然勝過在狹小的土地上遭受貴族老爺?shù)膭兿。這就是更初的美國夢,說得通俗一些就是“老婆孩子熱炕頭”。
20世紀初,美國的綜合國力已超越歐洲各國。第二次工業(yè)革命創(chuàng)造了大量就業(yè)機會,對歐洲民眾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。例如,泰坦尼克號上的統(tǒng)艙乘客,很大一部分是前往美國尋找工作的移民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之后,歐洲不少國家經濟蕭條,使得大量歐洲移民涌入就業(yè)機會相對較多的美國。雖然這一時期美國無產階級的生活遠遠談不上富足,但是站在移民的視角來看,總比在歐洲餓肚子要好得多。此時的“美國夢”,可以概括為“有吃有穿管溫飽”。
20世紀50—70年代,美國處于高速經濟增長周期中,美國工薪階層在這一時期得以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,生活水平迅速提高。這一時期的“美國夢”可以歸結為“勤勞致富奔小康”。通過自身的勤勞和努力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社會經濟地位。這主要得益于當時美國的社會政策,包括以下因素:一是初次分配顧及工薪階層;二是二次分配惠及工薪階層;三是高等教育普及化、公益化。美國當時實行這樣的政策,和當時國際形勢密不可分,主要是為了防止工薪階層因境遇太差而產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,從而對社會主義產生向往或認同。
到冷戰(zhàn)時期,美國統(tǒng)治階級制定了進一步的政策,他們不再對工會組織采取極端敵視的態(tài)度,而是謀求與工會組織建立廣泛的聯(lián)系。特別是民主黨,通過對工會組織的長期滲透,成功地掌握了大量工會組織的領導權。民主黨通過拉攏工會上層和出臺部分對產業(yè)工人有利的政策,成批地收買了工會組織,美國更大的工會組織“美國勞工聯(lián)合會-產業(yè)工會聯(lián)合會(AFL-CIO)”甚至成為民主黨長期穩(wěn)定的票倉。這也意味著,美國的工會組織從早期工人階級自發(fā)組織的階級斗爭工具,變成了接受資產階級和工人貴族領導、主要謀求緩和階級矛盾的工具。美國工會與大企業(yè)之間的薪酬談判成為家常便飯,多以握手言和告終,這一時期的產業(yè)工人也確實享受到了體面的收入。而美國共產黨則被排擠出有影響力的工會組織,黨員人數(shù)從巔峰時期的10萬一路跌到5000,對于當代美國無產階級的影響力微乎其微。
對二次分配的調整,造就了美國現(xiàn)有的社會福利體系。二戰(zhàn)結束以后直到20世紀70年代,聯(lián)邦政府在民生領域的重要建設為美國社會的平穩(wěn)發(fā)展打下了基礎。此前的“羅斯福新政”大幅度調整了資本主義架構下的生產關系,播下了改良主義的種子。20世紀50-60年代,美國的民主和共和兩黨在內政方面達成一致,高度重視社會福利,搭建了美國社會福利體系的基本架構。在推出的一系列福利政策中,影響非常大的是教育。
高等教育普及化、公益化,為工薪階層提供了上升渠道。20世紀以后,受教育水平狀況成為決定工資收入更重要的因素。冷戰(zhàn)時期,美國的高等教育迅猛發(fā)展。從1959年到1980年,美國高校在校生從400萬增加到1300萬,公立**的快速發(fā)展對高校擴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許多公立**在這一時期迅速發(fā)展壯大、成為科研和教學水平很高的名校,例如賓夕法尼亞州立**、亞利桑那州立**等,還有些在這一時期新成立的公立**,在很短時間內成為世界級名校,例如加州**圣地亞哥分校UCSD(1960),加州**歐文分校UCI(1965),等等。
冷戰(zhàn)時期的美國公立高校有著很強的公益性,不僅學費低廉,而且為貧困學生提供較多補助。普通工薪家庭供養(yǎng)兩個孩子上公立高校,基本上沒有問題。得益于這一時期的社會政策,許多出身普通甚至貧寒的人,成功實現(xiàn)人生翻盤,通過自身努力,改變了自身的社會經濟地位。
如上所述,“美國夢”之所以成為不少人的夢想,是因為冷戰(zhàn)時期的美國確實存在許多對工薪階層有利的社會政策。應該指出的是,美國統(tǒng)治階級出臺這些政策倒并非出于“為人民服務”的本心。著名革命家切·格瓦拉的名言,才是對這段歷史的更佳詮釋:“我們走后,政府可能會來給你們修路、蓋學校、建醫(yī)院。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(fā)現(xiàn),也不是他們變成了好人,而是因為我們來過。”
冷熱“美國夢”
20世紀50—60年代,蘇聯(lián)和東歐國家發(fā)展狀況良好。蘇聯(lián)在1946-1960年間創(chuàng)下平均7%的增長紀錄,保加利亞、南斯拉夫等東歐國家的經濟成就同樣可圈可點,GDP年增長率多年穩(wěn)定在7%左右。在美國占據(jù)統(tǒng)治地位的資產階級清醒地意識到,如果不主動采取手段緩和國內矛盾,美國民眾就有可能認同并追求社會主義制度,這可能會從根本上動搖他們的統(tǒng)治基礎?梢哉f,來自社會主義制度的外部競爭,是當時促使美國統(tǒng)治階級積極采取措施緩和階級矛盾的直接動力。
所以美國歷史上出現(xiàn)了這樣一幕:約翰遜總統(tǒng)在任期間,一方面極端仇視共產主義,對蘇聯(lián)和中國采取攻勢,在中南半島窮兵黷武;另一方面卻以空前的力度推進國內社會福利建設,給美國工薪階層提供許多好處和實惠。約翰遜總統(tǒng)的所作所為很好地詮釋了美國統(tǒng)治階級的意志——對外囂張,在各個領域遏制蘇東陣營的擴張;對內安撫,為防止“后院起火”,對工薪階層采取普遍的籠絡和懷柔。